第12章 攻城5
捅死了这名千户长之后,李骏只觉得整个人都要脱力了,背靠着内城堞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只想瘫在地上睡上一会儿。没办法,白刃战真的是很耗体力的,普通士兵跟人对砍个几分钟就气喘吁吁了。那些自幼习武、营养充足的军官和将领能坚持得更久一点,像段文鸯、周盘龙、项羽、吕布这种能够在敌阵中反复驰突横冲直撞好几个小时,直杀到血流成河,战马都累抽筋了他还在疯狂砍人的也不是没有,但是这种可以被誉为神将了,一百年都出不了几个的。
李骏不是这种神将,所以在接连砍翻三个之后就筋疲力尽了。真的,要不是现在城墙上依旧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他真想一屁股坐到地上好好休息一下。
那位带队焚毁了一架巨型云梯车的都头冲了过来,一斧头将一名爬上垛口的西夏军士给砍了下去,然后扭过头来看了看李骏,又看了看被他一剑钉死在地上的那位西夏千户长,露出一丝诧异的神色,说:“你小子运气倒是不错,先砍了一名百户长,现在又捅死了一个千户长,光靠这两颗首级就够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李骏喘着粗气问:“千户长是干嘛的?”
都头说:“就是手下有一千名士兵的将领,通俗点说就是千人将!”
西夏军队的编制就是个缝合怪,一方面大力模仿大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司什么的一应俱全,一方面又沿袭了吐蕃的军制,整得不伦不类。在吐蕃军队,最基本的单位自然就是普通军士,十名军士组成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设一将头,十户头为百户,设百户长;十个百户为千户,设千户长————当然,吐蕃那边的叫法是东岱,跟我们这边不大一样。千户长下面还有两个五百户长,毕竟一个人要指挥上千号人还是挺吃力的,有两个五百户长帮忙就好办多了。东岱上面还有茹,十个东岱为一茹,对应的是大唐的军镇。大唐极盛时有安西、北庭、陇右、河西、河东、剑南、朔方、平卢、范阳九镇,吐蕃极盛时也有卫茹、约茹、叶茹、藏茹、孙波茹共五茹。当然,一茹节制十个东岱那只是理论数字,毕竟吐蕃人几乎是全民皆兵,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急眼了分分钟拉出几万十几万人砍你。党项人有相当一部分依附过吐蕃,后来西夏立国,所吞并的部族和地盘吐蕃化也很厉害,因此他们的军队编制不可避免的也跟着吐蕃化,设有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等等军衔。千户长往上就是军了,什么质子军、擒生军、强弩军、**侍卫军……一应俱全。编制最小的就是泼喜军,整支部队只有区区两千来人,但十分厉害,宋军没少被他们胖揍。
总体而言,千户长在西夏军中确实算得上是高级军官了,脑袋很值钱的。从政和四年(1114年)横山之战爆发一直到现在,这仗已经打了五年,宋军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斩杀的西夏千户长却屈指可数。李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兵,也不知道是打了什么鸡血,先是宰了个百户长,接着又捅了个千户长……这运气,这身手,简直好到爆了!都头都怀疑这家伙有朝一日会不会连李察哥这个西夏大军统帅也给捅了!
那帮宋军甲士都两眼发绿的盯着李骏,羡慕这两个字都写在脸上了。他们征战沙场这么多年,能斩获一两颗首级就谢天谢地了,谁曾想这个乡兵出手就捅死了个西夏百户长,再出手又捅死了个千户长……乖乖,这战功要是给他们,连升三级不是梦啊!
李骏眨巴眨巴眼睛:“我居然捅死了个千人将?看样子我的运气还挺不错嘛!”
都头说:“不是不错,是太好了!”瞅了瞅正在朝着这边没命地冲杀过来的西夏甲士,他提醒:“你得赶紧把这家伙的首级割下来,同时把他的盔甲扒了,不然让西贼把尸首抢回去,你可就白忙活了!”
李骏说:“白忙活?那不能够!”拔出长剑,手脚麻利的扒起了那位西夏千户长的盔甲。这时彭壮壮悠悠醒转,也帮忙扒。两个人一起动手,三两下就将这位西夏千户长给扒得只剩下一条裤衩。本来李骏对砍人脑袋这种行为多少有点儿膈应,但彭壮壮对此可是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手起刀东,咔嚓一下就帮李骏将那个宝贝死鬼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据都头说,这个宝贝死鬼的脑袋至少值上千贯钱呢,他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可不能丢了!
就在这货割下那千户长的首级,乐呵呵地挂到腰间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平地炸开一个闷雷,谈不上震耳欲聋,但是却令人心悸。李骏本能地遁声望去,只见西面城墙方向烟尘冲天,隔这么远也能看到红赫赫的火星漫天飞舞,宋军的惊呼声,西夏军的狂吼声,混杂在一起,那样的混乱,又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隔老远都可以听到那边有无数人在用汉话和西夏语狂叫:
“城破了!城破了!”
都头面色大变,声音微微颤抖:“该死的,西面的城墙怎么塌了!?本就众寡悬殊,全靠城墙才勉强抵挡住西贼的攻势,现在城墙塌了,这仗还怎么打!”
一名额头有几道细细的皱纹的老卒说:“应该是被西贼挖坑道掏空地基,然后放火烧毁支撑的柱子而弄塌的……该死的,守那段城墙的人都是死的么,连这么简单的穴攻都挡不住!!!”
在冷兵器时代,那高耸而坚固的城墙,对于进攻一方而言简直是噩梦,就连孙子也说过,没有把握不要去强攻敌军死守的城池,因为这太困难了,需要十倍兵力才能将整座城围严实然后展开攻击,而且在攻城前还得先顶着敌军的火力填平护城河和深壕,摧毁城外的栅栏才能够得着城墙;为了攻击城墙还得花费巨资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打造云梯、飞梯、巢车、冲车、楯车等等攻城器械,还得花费数个月时间堆土山……实在是太困难了。为了攻城,古人可谓绞尽脑汁,除了狂点科技树整出巨型投石机、巨型床弩这类大杀器之外,什么用间啊,挖地道啊,火烧水淹啊,啥鬼点子都用上了。
而挖地道则是比较有效的攻击手段,用得好了能直接弄垮一段城墙,在对方铜墙铁壁般的防线上撕开缺口。
比如说南**时的高欢,就是打洞高手————物理意义上的打道。
提起高王,很多人只知道高欢快乐城,只记住了他的风流韵事、他的后代干的那些畜生不如的破事以及这位枭雄在玉壁城下的苍凉悲歌,却忘记了他曾是攻城高手。在尔朱荣死后是他带着六镇精兵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拿下一座座城池,迅速拿下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继承了尔朱荣留下的大半遗产。攻打玉壁的时候他就派人挖了数十条地道,将玉壁的城墙弄塌了一段又一段,换作别个守城,这玉壁估计就丢定了,奈何他撞上的是韦孝宽这个老乌龟,他把城墙弄塌一段韦孝宽就让人在缺口处建一道木栅栏,始终死死挡住东魏大军,最终他也计穷了,只能黯然撤军。
说真的,面对这么凶狠的地道攻势,宇文泰但凡换了任何一个将领,那玉壁都得丢,可偏偏坐镇玉壁的是在防御方面点满了属性的韦孝宽……只能说天命真的不在高家了。
地道攻势这么厉害,守军自然得小心提防。在城墙上安排人手瞭望时刻注意敌军是否有在某处转运大量泥土、在城内贴近城墙处打洞然后埋下水缸,让人蹲在里面时刻倾听地下传来的动静,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而只要做好了这些,地道攻势通常都很难奏效了。
可现在,西夏军轻轻松松就在西面城墙处弄出了一个十几丈宽的缺口,显然,防守那段城墙的将领根本就没有做好防穴攻的准备!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看到城墙倒塌,西夏军登时士气大振,无数步兵狂呼大喊,挥舞兵器冲向那个巨大的缺口。宋军慌忙组织人手堵截,却哪里还堵得住?几个回合下来前去堵截的宋军就给冲垮了,西夏军潮水一样涌入城内,砍开了城门。等待已久的西夏骑兵马上纵马,旋风般杀入城内,乱箭如雨射向街道或者房顶的宋军,长刀挥抡间,惊慌失措的军士和民夫头颅像绣球一样抛飞出去,一道道血柱直直的冲起老高……更有骑兵将一支支火箭射向宋军当成工事的房屋,马上,房屋便起火了,浓烟、火光、流矢、惨叫、狂笑……这一切交织成极其可怖的画面,向城中每一个人宣告:
城池即将失守!
